免费在线看a网页_亚州精品在线播放视频_在线观看 色五月_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

微諸城APP
諸城信息港——傳播時尚信息 關(guān)注百姓生活
收藏本站 | 設(shè)為首頁 | 繁體中文

溫暖的山會

傅培宏

2015-11-20 14:59:46來源 諸城信息港

  說實話,要像當(dāng)今的小青年張嘴閉嘴以文化說事兒,往上推上四五十年,把山會說成是一種文化的話,家里的老人是要摑嘴打屁股的。那時的人們只是將山會當(dāng)作是一年之中最大的集市,趕山會就是為了買一些吃的穿的和用的,純是為解決生活所需,至于山會上那些說書吹糖人捏老虎耍猴子的,也不會被人們視為文化,只不過是山會的點綴而已。然而,就是這樣的一種叫作“山會”的民間活動,千百年來的傳承,在一輩輩人們的心中,留下了擦抹不去的印記,溫暖著人們一些又一些寒冬里的日子。

 
3.jpg
攝影:王樹海
 
  諸城山會也幾年未曾謀面,幾年間,一到這樣的日子里,如同念及舊友,就不免心心念念地掛記起山會,有關(guān)山會的話題就成了家里家外的酒肴和茶肴。
 
  話說當(dāng)年,咱還穿著開襠褲,就跟著爺爺趕集上店的,山會自然是免不了的。天剛露明,爺爺就把咱從熱乎乎的被窩里拽起來,臉也顧不上洗一把,就緊三步地往山會上趕。本以為自己起得很早,可一到路上,熙熙攘攘的全是人,推車的,挑擔(dān)的,背包袱的,挎箢子的,一路啦著走著,盡管是嘿乎乎的早晨,可一點也不感覺寂寞。到了會上,爺爺牽著咱的手,先不急著去買東西看熱鬧,而是直奔老湯鍋。老湯鍋掌柜的是個胖乎乎的中年男人,他瘦瘦的老婆給他燒火打著下手,買賣很是紅火。掌柜的一邊給客人們切著肉舀著湯,一邊將帶著血的生羊肉往鍋里放,鍋里的湯不多了,就一筲一筲地往鍋里舔著涼水。桌子是用木板訂得簡易桌子,凳子是四條腿的長條凳。爺爺和咱找地方坐下,爺爺高聲喊一嗓:掌柜的來兩碗湯!不一會兒熱騰騰的羊湯就上來啦,大大的黑黑的泥碗里,一筷子攪下去,羊湯上漂起幾片薄薄的羊肉和碎碎的羊雜。爺爺給咱撕個煎餅放到湯里,再撕兩個煎餅放到自己的碗里,咱自吃自的,爺爺是得喝上二兩的。湯不夠盡著添,煎餅吃完再要,湯是寡寡的湯,煎餅是地瓜面煎餅,咱和爺爺吃得卻是順嘴順舌,一起喝湯的老老少少吃得都是一頭熱汗。吃飽喝足了,爺爺便領(lǐng)著咱的手到山會上逛蕩,逛山會是咱和爺爺最愜意的事情,東瞅瞅西看看,哪里熱鬧就往哪里去。吹糖人的真是神奇,那么一小咕嘟糖稀,用細(xì)管一吹一吹,再捏吧捏吧,一個小人或者一個小動物就出來了,爺爺花上個毛兒八七給咱買上個玩著,咱一邊玩一邊用舌頭舔著,一會兒功夫就進(jìn)了咱的小肚。一到泥老虎攤上,咱就拖不動腿啦,小泥人、泥哨,白白的身子,畫紅描綠的,既好看還有叫聲,爺爺也是一準(zhǔn)給咱買上仨倆玩的,咱一手拽著爺爺?shù)囊陆,一手搖著吱吱作響的泥孩子,泥孩子的叫聲會引來身邊孩子們羨慕的眼光。耍猴的得看,那銅鑼敲得脆響,那耍猴人手里牽著的幾個小猴怎么看怎么討人喜歡,尤其是耍猴人一口的不知那個地方的土話,馴起猴來猶如唱曲兒,格外動聽。三兩只調(diào)皮搗蛋的小猴,在馴猴人的銅鑼、鞭子和一聲聲的呵斥下,做著各種各樣的動作,既滑稽又可愛。猴子表演的節(jié)目花樣繁多,有穿衣、戴帽、騎車、耍棍、還有抽煙。咱就喜歡看猴子抽煙,猴子在耍猴人的口令下,從箱子里取出香煙,自己含一支,給耍猴人嘴里塞上一支,點火后猴和人便吞云吐霧起來,猴子一會兒吐煙圈,一會兒吐煙柱,還猛不丁地把口中的煙吐到耍猴人的臉上。每當(dāng)猴子呲呲牙咧咧嘴,或者來個好玩的動作,都會招惹得觀眾一陣哈哈嬉笑。
 
  肚子打發(fā)飽啦,耍也看夠啦,接下來該買東西啦。爺爺在家只管干地里的活,從來是不過問家務(wù)事的,要買的東西是他的兒媳婦咱的娘囑咐他的,咱娘叫他買啥他就買啥。其實,莊戶人家過日子,平常素日都是緊巴巴的,那兩塊錢都是數(shù)算著花,山會物品多,也就是買個鍋碗瓢盆啥的貼補(bǔ)一下家用。爺爺和咱爹都是老煙筒,買上幾斤煙是必須的,煙是安丘的石埠子煙,葉子長長的寬寬的,顯古銅色,十幾張葉子疊在一起,根部用細(xì)煙葉束著,賣煙的一邊吆喝一邊用手搓著煙葉招攬著顧客,隔老遠(yuǎn)就聞到一股嗆鼻子的味道。爺爺來到煙攤前,從賣煙者手里接過卷煙紙和搓碎的煙葉,卷上一支喇叭嘗嘗煙的味道,嘗好了,就順手買上兩斤。半晌午下來,爺爺和咱都有些疲乏啦,我就知道爺爺該領(lǐng)咱到哪里歇歇啦,那就是書場。說是書場,就是在說書人周圍聽眾自然圍成的一個半圓的圈子。說書人有的是盲人,有的是睜眼子,盲人用的樂器具是二胡和梆子,睜眼子用的是鴛鴦板,說的內(nèi)容幾乎差不多,就是些狐仙鬼怪和七俠五義之類的傳統(tǒng)段子。如今想想,這些東西真是沒多大聽頭,可那些個年代里,說書唱戲是老百姓不可或缺的文化娛樂生活,冬季里和農(nóng)閑時節(jié),經(jīng)常有走村串戶的盲藝人上門說書,一說就是大半個夜,還常常把村里喜歡聽書的人忽悠得入了迷。爺爺和咱隨便找個地方坐下,脫下只鞋來就是馬扎,幾袋煙的功夫,兩段書就說完了,爺爺他們那些大人聽得津津有味,咱卻倚著爺爺?shù)耐却蚱痦飦,走的時候,還是爺爺喊咱起來的。說書人靠說書生活,聽書的自然是要交錢的,其實錢也是隨便給的,有的給一毛,有的給五分,有的實在是腰里沒錢,也就和說書人打個哈哈了事,不像現(xiàn)在的人這么較真兒。聽完書,咱和爺爺就不緊不慢地往家走,回到家,已經(jīng)過晌了。
 
  后來,爺爺老了,走不動了,不能陪咱趕山會了。再后來,爺爺走了,到了另一個世界,咱就只好自己趕山會了。再再后來,咱就領(lǐng)著咱自己的兒子趕山會了。咱家里,至今還保存著咱家?guī)状松綍腺徺I的物品,有泥老虎、泥哨、竹笛子、扁桃核雕刻的猴子、放大鏡,還有剪指刀和癢癢撓之類的日用品。有時倒騰抽屜,不經(jīng)意間觸摸到這些東西,心里就會涌出些情意來,這情意是懷舊的,有些追尋、有些酸澀、有些感慨,更多的還是些暖暖的。這暖暖的情意里,有爺爺?shù)膼蹞岷蜖恳姓f書人和耍猴人那樸素的背影,有咱自己對那時那地兒的懷想和感念。
 
  不知怎的,如今日子好過了,這節(jié)那節(jié)的多了,山會卻在眾多的活動里顯得生分起來,人們疏遠(yuǎn)了山會,山會也靦腆了自己。究其原因,主客觀難分伯仲,也許是生活富裕了,人們不再需要那些處理的庫底子舊貨,也許是生活節(jié)奏快了,人們已經(jīng)沒有閑暇和閑心逛山會了,也許是山會翻不出什么新的花樣,可以勾吊起人們追奇逐新的胃口,也許……也許有很多的也許。
咱覺得,不管有多少理由和借口,山會還是有存在下去的必要。山會是一個活動,是一種交流,是一個平臺,更是眾多民間文化依存和漫洇的溫床。遠(yuǎn)的不說,就說咱自己和咱的近鄰,咱諸城的茂腔和古琴,高密的年畫、泥老虎、剪紙,膠州的大秧歌,都是些千百年來人們在生產(chǎn)和生活中創(chuàng)造的民間藝術(shù)瑰寶。雖然時代進(jìn)步了,雖然科技發(fā)展了,雖然藝術(shù)提高了,可民間藝術(shù)正如我們每個人身體上的胎記,那是我們中華民族與生俱來的文化母本,一切的衍生永遠(yuǎn)都不會也不可能根除掉母本的基因。而這基因的優(yōu)化和承繼,是需要咱們每個人的用心和付出,更需要山會這樣的活動和陣地。
 
  山會,作為一種文化元素和文化魂魄,銘刻在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中,留存在一代又一代人們的記憶里,也必將流傳在未來的時光中,流淌在華夏兒女的血脈里。





關(guān)鍵詞 >>
發(fā)表評論 共有條評論
用戶名: 密碼:
驗證碼: 匿名發(fā)表
9127
關(guān)于本站 廣告服務(wù) 聯(lián)系我們 網(wǎng)站導(dǎo)航 誠聘英才 免責(zé)聲明 幫助中心
Copyright © 2005 諸城信息港 版權(quán)所有 | 增值電信業(yè)務(wù)經(jīng)營許可證:魯B2-20051026號 | 備案/許可證號:魯ICP備12015127號-7 | 電子公告許可:電信業(yè)務(wù)審批[2008]字第262號函
投稿信箱:webmaster@zcinfo.net   總機(jī):0536-6017778    新聞、業(yè)務(wù)熱線:0536-2165588   法律顧問:山東東武律師事務(wù)所 劉清波、秦麗律師
返回頂部